近期,惠東縣稔山鎮(zhèn)長排村蓋子獅正在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這背后的推手之一,正是惠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志豪。作為一個80后,自幼喜歡武術、與舞獅結緣的他,已經在舞獅上苦練20多年,并獲得了多項大獎。如今,作為稔山鎮(zhèn)長排村蓋子獅團長的陳志豪,立志把蓋子獅非遺傳承下去,培養(yǎng)后繼人才。
年少時愛上舞獅,當兵工作都未曾離開
惠東縣稔山鎮(zhèn)長排村蓋子獅源遠流長,起源于明末清初,是村民們逢年過節(jié)助興娛樂的方式之一。多年來,蓋子獅就像一種圖騰文化符號一樣,根植于長排村民的內心,對陳志豪來說更是如此。
蓋子獅就像一種圖騰文化符號一樣,根植于長排村民的內心。
1981年出生的陳志豪是惠東縣稔山鎮(zhèn)長排村人。他七八歲時就對蓋子獅產生了興趣。每年春節(jié)期間,哥哥姐姐們忙著討紅包時,陳志豪卻在獅隊屁股后面,從早跟到晚。14歲那年,一位老師傅見陳志豪對舞獅那么有學習熱情,便把他吸收到蓋子獅隊伍中。陳志豪訓練非常刻苦,每晚的練習基本都是第一個到。后來基本功扎實了,就練拳、對打。半年后,就可以舞獅、空拳或棍術對打。
跟著學了三四年后,老師傅因年紀大去世了,陳志豪也于1999年入伍。他到了河北定州一個部隊,所在的營是舞北獅的。擅長武術的陳志豪正好有了用武之地,開始教自己的連隊舞獅,后來還成了多個連隊的舞獅教練。
退伍之后,陳志豪去了深圳,先后在福田區(qū)、寶安區(qū)的公安系統工作了六七年。在那期間,陳志豪利用愛好和專長,也在派出所里面教舞獅。“本來以為上班之后是不會接觸到舞獅的,沒想到我派出所所在的地方也有這種傳統舞獅文化!币虼,無論在當兵期間,還是在工作期間,他都沒有離開過舞獅。
帶領長排蓋子獅參賽交流,成功申報縣級市級非遺
后來,陳志豪回到惠州工作生活。但只要長排村里有蓋子獅演出,他都會回鄉(xiāng)幫忙。節(jié)日期間,陳志豪經常帶領獅隊到各家各戶、文化廣場、文化站表演,祈求國泰民安。
陳志豪在舞獅上苦練20多年,立志把長排蓋子獅非遺傳承下去。
年少時的軍旅生涯,造就了陳志豪雷厲風行、說干就干的做事風格。回到長排村擔任獅團團長后,他第一時間重整獅團隊伍,在吸納新隊員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不同類型的比賽。在陳志豪及全隊的努力下,長排蓋子獅隊獲得了廣東省傳統龍獅麒麟錦標賽一等獎等多項大獎。
“一路走來,我對長排蓋子獅這個非遺文化的傳承比較有規(guī)劃性。我把它分成三個‘五年計劃’,分三步來走。第一個‘五年計劃’,是2011年到2015年,我們參加了一些全市的大型活動,并在省級比賽中獲一等獎,蓋子獅也成功申報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目標都實現了。”陳志豪說。
隨著長排蓋子獅申報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成功,陳志豪也成了縣級非遺傳承人。這給陳志豪帶來了很大鼓舞,可他并沒有因此而止步,反而克服重重困難,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把目標轉成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上。申報需要一定的費用,陳志豪等人通過找村里的理事會以及村委會,大家想辦法,后來經過全村人的努力,長排蓋子獅成功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實現了陳志豪的第二個“五年計劃”。
培養(yǎng)年輕傳承人,積極為蓋子獅申報省級非遺
陳志豪深知,一項優(yōu)秀民間技藝的留存,挖掘年輕的傳承力量非常重要。為此,近幾年,陳志豪把長排蓋子獅引入到學校中,讓更多年輕學子了解和學習這項非遺技藝。2019年3月,長排蓋子獅走進校園,成為學生們第二課堂的學習內容,陳志豪擔任蓋子獅教練。為了迎合時代的變化,陳志豪經過多年實踐,還完成了蓋子獅獅頭的創(chuàng)新!皞鹘y的我們要保留,但是也要跟得上時代,勇于創(chuàng)新,加入點現代元素,讓獅頭看起來更可愛一點!标愔竞勒f。
作為蓋子獅的傳承人,陳志豪一直重視年輕人的培養(yǎng)。蓋子獅團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免費培養(yǎng)后繼人才。從最初家長的不理解,到后來擁有學員40多人,陳志豪在培養(yǎng)年輕傳承人的道路上,克服了多種困難,也讓蓋子獅一步一步后繼有人。
“祖先留下來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不能斷。接下來要努力實現我的第三個‘五年計劃’,也就是2021年至2025年,讓長排蓋子獅申報成為省級非遺,并打算注冊商標、申請知識產權,讓全中國了解蓋子獅,甚至把我們的長排蓋子獅舞到全世界!标愔竞勒f,這是他的責任擔當,雖然任重道遠,但他信心滿滿。
文圖 惠州報業(yè)全媒體記者宮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