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據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lián)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lián)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隨著氣溫的持續(xù)攀升、降雨量增多,蚊媒活動愈發(fā)活躍。近期,廣東佛山出現(xiàn)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疫情,更是引起了人們對蚊媒傳染病的關注。
什么是蚊媒傳染?
蚊媒傳染病是指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病原體的一類疾病。日前,中國疾控中心發(fā)布健康提示,提醒公眾夏季蚊媒傳染病傳播風險顯著增加,要警惕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
■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經伊蚊叮咬傳播的蟲媒傳染病。我國廣東、云南、廣西等多個省份曾多次發(fā)生本地疫情。
登革熱的潛伏期一般為1到14天,多為5到9天,大多數感染者沒有癥狀或癥狀輕微。不過,一旦發(fā)病,患者會出現(xiàn)一系列典型癥狀:
突發(fā)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 “三痛”:劇烈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關節(jié)痛。 “三紅”:面部、頸部、胸部潮紅。 皮疹:四肢或軀干出現(xiàn)充血性紅疹。 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癥狀。 嚴重者可發(fā)展為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綜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7月21日,佛山市禪城區(qū)、南海區(qū)、順德區(qū)發(fā)布通報,截至7月20日,三區(qū)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2285例,均為輕癥病例。
健康人被帶毒蚊子叮咬后,病毒將在人體內潛伏1到12天,一般為3到7天。感染后,患者可能會短時間內出現(xiàn)高燒,體溫可升至39℃或以上,并伴隨明顯的關節(jié)疼痛,尤其集中在手指、手腕、腳踝和腳趾等小關節(jié),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續(xù)數天至數月。
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皮疹、頭痛、肌肉疼痛、乏力、惡心、嘔吐等癥狀。基孔肯雅熱的多數患者為輕癥,大約一周可治愈,重癥及死亡病例較為少見。
如何預防蚊媒傳染?
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途徑相似,都是由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傳播。伊蚊白天叮咬人,尤其活躍于日出前后1—2小時和日落前2—3小時。它們的幼蟲孳生于小型積水容器中,瓶罐、廢舊輪胎、花盆等都可能成為它們的“溫床”。
■個人防護
戶外活動,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躍高峰),穿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
暴露的皮膚及衣物上噴涂驅蚊劑,并按說明書要求足量、定時補涂。居家安裝紗門紗窗,睡覺使用蚊帳。
減少在草叢、竹林、積水等蚊蟲滋生地附近長時間停留。
■環(huán)境清理
伊蚊依賴小型積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蟲滋生地是預防蟲媒傳染病的根本措施。我們需要定時清理家中容易積水的地方。
徹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蓋閑置的盆、罐、桶、缸、輪胎等容器。 清理房前屋后溝渠、天臺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暢通;填平洼地。 家中水養(yǎng)植物每周至少徹底換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內壁和植物根部。寵物飲水碗、接水盤等同樣需勤換勤洗。
必須使用的儲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務必嚴密加蓋或投放安全的滅蚊幼緩釋劑。 妥善處理垃圾,特別是廢棄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飯盒等,避免其成為小型積水容器。
■化學防蚊
合理使用殺蟲氣霧劑
使用前,應先把食物、水源、碗柜等密閉或遮蓋,避免污染。氣霧劑可直接對準蚊蟲噴射,也可以關閉門窗,將氣霧劑噴頭向上45°角向房間各方向噴射10~15秒,然后施藥人員離開房間。氣霧劑作用約20分鐘,打開門窗充分通風后方可進入。
選擇合適的驅蚊劑
可選含有避蚊胺、驅蚊酯、派卡瑞丁、精油類(如檸檬桉)等成分的產品,按產品說明涂抹或噴灑在暴露的皮膚表面,但要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嘴巴,兒童使用時應選低濃度產品,并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投放滅蚊幼緩釋劑
家庭室內外難以清除的積水可投放滅蚊幼緩釋劑,例如0.5%吡丙醚顆粒劑或蘇云金桿菌血清型14。
中國疾控中心提醒,如果計劃前往東南亞、非洲等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流行區(qū),出行前一定要查詢當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驅蚊防蚊準備。歸國后14天內做好健康監(jiān)測,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皮疹、關節(jié)痛等相關癥狀立即就醫(yī)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蟲叮咬史,以便醫(yī)生能夠及時準確地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