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shù)據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lián)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lián)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認出一個字獎10萬元?
真的假的?
是真的!真的!
聽到這有多少人躍躍欲試了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
這件事雖然看起來難
實際上一點也不簡單
破譯一個甲骨文最高獎勵10萬元——
這是中國文字博物館
曾面向社會發(fā)出的“懸賞令”
↓↓↓
近日
中國文字博物館公布了
《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釋讀優(yōu)秀成果獲獎名單公示》
按照《關于征集評選第二批甲骨文釋讀優(yōu)秀成果的獎勵公告》,現(xiàn)將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釋讀優(yōu)秀成果獲獎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
經甲骨文釋讀專家委員會評審,擬入選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釋讀優(yōu)秀成果的共5項。
其中,一等獎2項,分別為:
1.復旦大學陳劍提交的考釋文章《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2.吉林大學周忠兵提交的考釋文章《出土文獻所見“仆臣臺”之“臺”考》。
二等獎3項,分別為:
1.首都師范大學王子楊提交的考釋文章《甲骨金文舊釋“競”之字皆當改釋為“麗”》;
2.復旦大學謝明文提交的考釋文章《試論“揚”的一種異體——兼說“圭”字》;
3.吉林大學李春桃提交的考釋文章《釋甲骨文中的“觴”字》。
據中國文字博物館2019年5月公布的
《關于征集評選第二批甲骨文釋讀優(yōu)秀成果的獎勵公告》
獎勵標準提到
1.對破譯未釋讀甲骨文并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單字獎勵10萬元;對存爭議甲骨文作出新的釋讀并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單字獎勵5萬元。
2.對破譯未釋讀甲骨文并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審核后,可認定為承擔1項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
2018年
有一人拿到了這10萬元
他就是復旦大學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員蔣玉斌
獲獎論文是
《釋甲骨金文的“蠢”——兼論相關問題》
他也是目前唯一拿到這筆獎金的人
網友表示:這才是“真·一字千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甲骨文是世界著名四大古文字之一
已歷經3000余年
目前只破譯了三分之一
你也許不知道
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
非!皞髌妗
據流傳的坊間故事
就在1899年
著名的金石學家王懿榮生病
在藥店買到一味叫“龍骨”的中藥
他隨便拿藥材來看
居然發(fā)現(xiàn)“龍骨”上刻有刀痕
與銅器上的銘文頗為相似
經過仔細考證
他確定這是一種
此前從未被人了解過的文字
“始知為商代卜骨
至其文字,則確在篆籀之前”
甲骨文
是迄今為止中國發(fā)現(xiàn)的
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tǒng)
是漢字的源頭
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
“甲骨2174”。左上為甲骨文“兔”。新華社記者 殷剛 攝
世界有著名的四大古文字
中國的甲骨文
寫在水草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
刻在泥板上的巴比倫楔形文字
雕在石頭上的印第安人瑪雅文字
然而
唯有甲骨文歷經3000余年
綿延不絕地“活”到了今天
據學者統(tǒng)計
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甲骨文單字共4000余個
取得共識的破譯字約占三分之一
“容易的已經被破譯了
沒能破譯的都是‘硬骨頭’
大多既復雜,又不成文!
蔣玉斌說
考釋甲骨文字的艱苦道路
有待更多身影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