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lián)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lián)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2009年9月27日,一曲《紅旗頌》拉開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的藝術序幕;16年后,這座東江畔的文化地標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qū)東岸的重要名片。
依托北京保利劇院專業(yè)運營,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匯聚了交響樂、音樂劇、先鋒話劇等多元藝術精品,更通過“打開藝術之門”“市民音樂會”兩大公益品牌惠及全民。據(jù)統(tǒng)計,16年來,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累計舉辦演出超2400場,接待觀眾220萬人次,推出公益文化活動近500場,以“高雅藝術,高貴不貴”的理念深耕城市文化土壤。
不僅如此,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還積極聯(lián)動灣區(qū)城市,在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化藝術節(jié)等活動中彰顯惠州文化影響力,推動跨區(qū)域藝術共融。今日,這座“市民藝術客廳”正以蓬勃活力,持續(xù)書寫文化與城市的共生篇章。

《只此青綠》舞劇照;葜菸幕囆g中心提供
名家名團云集,藝術盛宴精彩紛呈
16年來,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先后邀請了郎朗、理查德·克萊德曼等著名鋼琴家,呂思清等小提琴演奏家,戴玉強、莫華倫、魏松等歌唱家,楊麗萍、金星等舞蹈家,一大批中外名家來惠演出;在演出團體方面,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央芭蕾舞團、中國東方歌舞團、中國國家京劇院、中央民族樂團等中外名團先后登臺;在演出劇目方面,賴聲川話劇《暗戀桃花源》、中國話劇里程碑作品《雷雨》、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詠春》、陳佩斯、楊立新主演話劇《戲臺》、郎朗《哥德堡變奏曲》獨奏音樂會、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音樂會等精品演出也提升了我市演繹市場藝術水準。
經過16年的精心培育,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已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的品牌活動體系。每年固定的“大劇院藝術節(jié)”成為城市文化盛宴,“秋冬演出季”滿足不同觀眾需求,“市民音樂會”讓古典音樂走進尋常百姓家。近年來,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還積極探索“劇院+”新模式。
16年推出近500場公益文化活動
16年來,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共主辦公益演出及活動近500場,“市民開放日”讓公眾零距離接觸劇場奧秘;“惠州文化藝術大講堂”邀請名家舉辦公益講座;深受市民群眾的喜愛,極大地充實了惠州人民的文化生活。諸如郎朗《哥德堡變奏曲》獨奏音樂會惠州站樂迷分享會、舞劇《孔雀》主演見面會、舞劇《詠春》主演見面會等一系列活動,均引發(fā)了觀眾的強烈反響;惠州市第十一小學金榜分校合唱團與著名歌唱家龔琳娜同臺演出等活動,更為惠州的兒童青少年創(chuàng)造了與藝術家交流學習的寶貴契機。“打開藝術之門”系列則專注于青少年藝術啟蒙,16年來已吸引超過15萬名孩子走進劇院,在他們心中悄然播下藝術的種子。
除此之外,惠州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的“高雅藝術進校園”系列活動已走進惠州學院、惠州工程職業(yè)學院等大中小學及高校,從劇院舞臺延伸至校園課堂,讓“藝術浸潤生活”成為惠州人的生活新風尚,也讓高雅藝術在青少年心中種下成長的種子。
如今的惠州文化藝術中心通過空間功能的多元重構,讓藝術空間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成為惠州這座城市兼具審美價值與社交屬性的文化新地標。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通訊員鐘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