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據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紅火蟻是重大外來入侵有害生物,其傳播途徑主要隨帶土植物、草皮、土壤、堆肥以及農耕機具設備、空貨柜、車輛等運輸工具進行遠距離傳播,還以生殖蟻飛行或隨水流作自然擴散,也可搬巢作短距離移動。
視頻來源:全國農技推廣網
記者從市紅火蟻疫情防控辦獲悉,根據巢穴中蟻后的數量可分為兩種社會型:單蟻后型和多蟻后型。一個成熟的紅火蟻種群由20萬頭至50萬頭多形態(tài)的工蟻、幾百頭有翅繁殖雄蟻和雌蟻、1頭(單蟻后型)或多頭(多蟻后型)繁殖蟻后組成。1頭蟻后每日可產約1000粒卵。成蟲壽命:蟻后約6至7年,工蟻約1至2個月。成熟的蟻群一年能產生4000至6000頭有翅生殖蟻。有翅生殖蟻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婚飛活動。交配行為可能發(fā)生在90至300米的高空,一般交配1次。交配后的雄蟻很快死亡,雌蟻則隨風飛行,尋找地點筑新巢。
每年4月至5月、9月至11月是紅火蟻防控關鍵時期。除了開展化學防治外,還要嚴格檢疫,嚴格限制從發(fā)生區(qū)外運帶土植物、草皮、土壤、農家肥、干草、作物秸稈、運土工具、設備等,防止紅火蟻外傳。同時,要控制生境,就地清理紅火蟻滋生地的垃圾、食物殘渣和雜草,減少紅火蟻適宜發(fā)生危害的環(huán)境。
制圖:徐思雁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通訊員駱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