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六下午,惠陽精致志愿服務隊副隊長伍美連都會跟女兒伍敏芝到淡水河邊參加“河小青”環(huán)保志愿服務活動。她們身穿志愿者馬甲,手持垃圾夾,一邊巡岸向路人發(fā)放環(huán)保宣傳資料,一邊拾撿河岸邊的漂浮垃圾……
在惠陽淡水,自2018年“河小青”志愿服務活動上線以來,一對對親子志愿者的熱心服務構成淡水河邊一道靚麗風景……在他們的守護下,惠陽母親河——淡水河畔的垃圾越來越少,淡水河河水也越來越干凈。
親子做公益,其樂融融,“河小青”環(huán)保志愿服務活動一直守護母親河。
100多對親子志愿者組成志愿服務隊
惠陽精致志愿服務隊隊長彭梓斌介紹,服務隊此前也曾組織過志愿者到淡澳河邊清理河道垃圾,一直都是成年人參加。
為全面推行河長制,協(xié)助河長開展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huán)境治理、水生態(tài)修復等工作,服務隊自2017年1月起開始籌備“河小青”志愿服務隊。經(jīng)過1年多的努力,初步打造了一支目標明確、體系完整、特色鮮明的志愿服務隊伍,他們由一對對親子志愿者組成,每周六下午14:30~17:30,以拾撿垃圾、宣傳環(huán)保的身體力行,為留住綠水青山、保護母親河盡綿薄之力。
“河小青”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熱心公益、用行動呵護母親河的志愿者,這個名字里藏著他們的初心——讓溪流河湖碧水長清。親子志愿者,是指一個家庭2名或以上成員同時參與志愿服務的志愿者,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報名,一般為一大一小,大人可以是爸爸媽媽或哥哥姐姐。
2018年1月,全國各地啟動“保護母親河 爭當‘河小青’”活動。伍美連、伍敏芝就成了惠陽“河小青”環(huán)保志愿服務活動中一對親子志愿者。
“活動開展快4年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每周固定都來參加‘河小青’環(huán)保志愿服務活動的有30多對;這些年參與其中的大約有100多對,也有一家三口共同參加的!迸龛鞅蠼榻B。
越來越多市民加入志愿者隊伍
伍美連是江西人,2011年從深圳移居惠陽淡水。家人在深圳打拼事業(yè),她常住淡水照顧孩子。2013年前后,她在送女兒到青少年宮學習跳舞時看到有志愿者在合影拍照,便上前打聽,得知他們是要出發(fā)去敬老院慰問老人。伍美連覺得這樣的事情很有意義,當場就報了名,隨同參與。
“自從跟志愿者們?nèi)チ艘淮魏,心里就有了一種牽掛!蔽槊肋B從此便加入了惠陽志愿者隊伍,每周參加一場慰問敬老院活動,四五年下來,她的足跡踏遍了全區(qū)所有的敬老院。當時,考慮5歲的女兒沒人帶,她索性把女兒帶著,并鼓勵女兒為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唱歌跳舞,讓老人們開心快樂。
也就是從那時起,幼小的伍敏芝心中就植下了志愿服務的種子。2018年左右,她結合自己的時間,以就近為原則,開始定向參加淡水河邊的“河小青”環(huán)保志愿服務活動。
伍美連說,自己親眼見證了淡水河逐漸變干凈、市民素質(zhì)不斷提高。現(xiàn)場,有的市民會給志愿者點贊;有的會主動蹲下來幫忙撿垃圾;還有的家長會當面教育孩子,不要隨便亂扔垃圾;也有不少市民主動加入,更有熱心市民特意為志愿者們送來飲用水。
從全職媽媽到公益達人,伍美連2020年被評為五星級志愿者銀獎。
環(huán)保志愿者帶動更多人參與保護母親河
有人問:你怎么不涂護膚品?伍美連回答:汗水就是我的護膚品!從全職媽媽到公益達人,再到志愿團隊負責人,如今她已達到“五星金獎志愿者”時長。
她帶的“小跟班”——伍敏芝也長成了一名14歲的初中生。伍敏芝從小就跟著媽媽參加志愿服務,體驗了很多種志愿活動,真切體會到了什么叫“幫助他人,快樂自己”。如今雖要忙學業(yè),但她總會安排時間做志愿。在伍敏芝的帶動下,班上有20多名同學參與“河小青”環(huán)保志愿服務活動,同學們還帶領著家長一同保護母親河……
跟伍美連一樣,市民張麗瓊2019年開始在惠陽參加公益活動,2020年加入“河小青”環(huán)保志愿服務隊。張麗瓊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最小的女兒才5歲,很多時候,她是一個人帶三個孩子參加環(huán)保公益活動。“剛開始,我想以行動給孩子樹立榜樣,慢慢地就愛上了做公益。”張麗瓊說,丈夫也以實際行動支持她的選擇,多承擔家務、一有空就帶孩子。
一年四季輪回,無論酷暑寒冷,淡水河邊,一對對親子志愿者們每周如期到來。4年來共開展200余次“河小青”環(huán)保志愿服務活動,共2000多人次參與,服務超過1萬小時。
“一個人的力量也許渺小,但一個團隊的力量是無限的!惫睬鄨F惠陽區(qū)委有關負責人說,親子共同做志愿,既增進彼此的感情,又能共同成長,還能讓孩子心靈從小就埋下善良和奉獻的種子;“河小青”環(huán)保志愿者們的示范引領,帶動更多人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愛護我們的母親河。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