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據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新華社杭州5月3日電(記者馬知遙、張璇、林勝概)會編程、能設計,能用來招聘面試,甚至還可以用來種地與養(yǎng)豬……AI進入各行各業(yè)后,已經顯示出其應用潛力。正值“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之際,記者梳理了當下多種AI助力工作生產的方式。
化繁為簡 AI正嵌入面試場景
對用人單位而言,用AI面試整合簡歷等信息代替首輪群面,快速聚焦合適人選;對求職者而言,AI面試克服了時空障礙,可以更自在地問答增強與用人單位的相互了解……
加多寶集團的招聘負責人介紹,人力篩選海量簡歷十分費時且隨機性大,不同面試官的標準與意見難以統一,導致評價缺乏穩(wěn)定性。AI則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痛點。AI工具可以用其概括簡歷要點、針對性提取信息,以提升簡歷篩選的成效。
“目前我們的AI招聘官主要應用于校招,接下來希望能拓展到社招,并希望定制一個虛擬人形象,讓AI面試官可以更加擬人化。”該負責人介紹,根據人力資源部門統計,應用了AI技術招聘后,成本平均降低了三成。
有問必答 AI成為好助理
“從建設基地到產果采摘有哪些階段?”“這個區(qū)域市場偏好的口味更酸還是更甜?”在從事藍莓生產的佳沃集團,一直以來人才培養(yǎng)主要采取“師帶徒”的方式。由于行業(yè)知識更迭快、專業(yè)性強,一線工人流動性大,導致了培訓工作量巨大,一個成熟主管的培養(yǎng),動輒需要三五年。
作為該集團的知識管理總監(jiān),李萌一直以來的目標,是想方設法讓新員工隨時調用知識。為此他把育種、種植、采收、分選加工等知識文檔都進行了上傳,建立了內部知識共享平臺,并推出全員分享知識的機制,創(chuàng)建了基于釘釘App的AI助理“小佳”。在公司員工遇到各種生產與行業(yè)問題時,可以直接向AI助理問詢。
該集團的數據顯示,該模式的應用讓員工培訓成本降低了一半,還能幫助員工更容易學習跨部門、跨行業(yè)的新知識。
“五一”前夕,阿里巴巴發(fā)布了《“AI+”職業(yè)趨勢報告》,報告中提到,借助“AI助理”激活知識和數據,應用各類AI工具輔助工作,各行各業(yè)出現一批AI“先行者”。
“經驗和知識不會因為人員流動而流失。在運營知識庫的過程中,也可以讓更多優(yōu)秀員工被看見,讓他們的價值被放大!崩蠲日f。
日新月異 新培訓增加新技能
在杭州市人社局的牽線下,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杭州第一技師學院與數據智能服務企業(yè)合作啟動了人工智能訓練師“一試雙證”試點工作?忌ㄟ^參加培訓、通過試點企業(yè)的認證考試后,取得企業(yè)認證證書,同時獲得相應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發(fā)現,要把人工智能訓練得好用,只靠工程師是不夠的,需要有經驗的專業(yè)人員貢獻專業(yè)智慧,因為他們更理解客戶需求。”參加培訓的學員林麗坦言。
2023年12月,人工智能訓練師初級工21名、中級工40名在杭州第一技師學院通過認證。
“未來同學們走上工作崗位,不一定都直接從事人工智能工作,而是因為具備應用人工智能的技能,可能在各種各樣的崗位上有更好的表現。”杭州技師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院長楊建軍說。
2024年4月17日,人社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fā)《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fā)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扎實開展數字人才育、引、留、用等專項行動,增加數字人才有效供給。(參與采寫:曾學真、相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