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據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原標題:
惠州很多社區(qū)活躍著一群“熱心腸”
鄰里和諧歡樂多 互教互助氛圍濃
城市發(fā)展日新月異,高樓大廈阻隔不了純樸的鄰里情。在惠州,很多社區(qū)都活躍著一群“熱心腸”,他們憑著一腔熱血、一技之長,播撒著互教互助的鄰里文化,一起強身健體、放松身心,共同學習進步,攜手從“物質滿足”走向“精神富足”,社區(qū)也因此變得更和睦溫馨,生活也增添了更多歡樂美好。
楊珍濃(中)帶領大家打太極拳。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yè) 攝
熱心大姐帶領大伙“玩轉”太極
“身體要保持中正,提膝、傳掌……”每天早上,市區(qū)江北中頤海倫堡小區(qū),一群中老年人在輕柔的伴奏下,動作剛柔并濟、收放自如,在一張一弛之間享受太極健身的樂趣。在他們中間,一名熱心的大姐不時提醒大家打太極的要點。這位熱心大姐叫楊珍濃,十多年來利用所學免費教小區(qū)居民打太極,熱心組建社區(qū)太極隊,帶領大伙一起“玩轉”太極,認識她的人都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稱贊她。
說起自己和太極拳的緣分,楊珍濃說得從13年前說起!爱敃r,我剛退休沒什么事做,看到一名太極拳師傅每天到紅花湖景區(qū)打太極鍛煉身體,于是主動找這位師傅拜師學藝。”楊珍濃說,她對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一招一式都認真琢磨、體會,反復研習,直到達到標準。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她學會了二十四式太極拳。
2010年,楊珍濃搬到江北中頤海倫堡小區(qū)居住!皠偘岬竭@個小區(qū),我還是保持練習太極拳的習慣,每天早上都在小區(qū)的休閑廣場打太極,小區(qū)里一些老人看到后就主動加入進來,讓我教他們!睏钫錆庹f,打太極既能強身健體,又可以修身養(yǎng)性,深受居民們的喜愛。久而久之,跟著她學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如今已有近30名小區(qū)居民加入隊伍。
加入太極隊的小區(qū)居民多數上了年紀,他們當中多數還是“零基礎”。楊珍濃并不在意,一點點耐心教學,將自身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為了讓大家盡快了解太極拳知識,她每天都現場講解示范,一招一式地教,從形體動作到呼吸吐納,從放松入境到心理調節(jié),帶領大家每天進行晨練至少一個小時,并隨時解答學員們提出的各種問題,不管刮風下雨,從未間斷。
與此同時,為了能讓隊員們學習更多太極拳式,楊珍濃又通過網上教學視頻,學習更多太極知識,再免費教給大家。楊珍濃熱心耐心的態(tài)度,引發(fā)很多隊員的點贊,大家紛紛夸她“耐心”“熱心”。
“這么多年來楊老師為讓我們大家學好太極拳,不辭辛苦全身心投入教學。隊員們都受益匪淺,身體也越來越好!标爢T74歲張世芳感激地說。
有相同感受的還有63歲的商思娥,“自從跟著楊姐練習太極拳,不僅提高了體能,還愉悅了心情!鄙趟级鹫f,通過練習太極拳,她受益匪淺。
收到隊員們的贊譽,楊珍濃表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通過教鄰里打太極,她也認識到了一群好姐妹,大家每天一起打太極拳,鍛煉身體,還互相交流各種養(yǎng)生保健常識,參加小區(qū)各類演出,收獲了很多快樂。
楊珍濃(左)手把手教大家打太極拳。
小區(qū)舞蹈隊,入門無門檻
每天上午9時30分至10時30分,在市區(qū)江北萬科金域華庭小區(qū),總能看見一群阿姨快樂舞動的身影。這支舞蹈隊名叫“和諧姐妹開心隊”,是該小區(qū)各舞蹈隊中成員最多的。舞蹈隊匯聚了小區(qū)一群五六十歲的阿姨,只要有人想學、想跳,加入隊伍無門檻,隨時歡迎。
“大姐,手放開一點!薄奥牭教一ㄩ_的時候,手指要柔軟一點!薄,記者來到該小區(qū)看到,“和諧姐妹開心隊”隊長向艷平站在隊伍的最前方領舞,副隊長廖蘊冬則耐心地給大家“摳”動作細節(jié)。大家一邊跟著樣板學跳,一邊根據重點提示調整動作,一曲跳罷,大家相互交流學習,隊伍中洋溢著和諧歡樂的氛圍。
活到老學到老,這支舞蹈隊每個星期都會學2~3支新舞。向艷平會從網上找來合適的舞蹈視頻進行自學,然后將視頻發(fā)到舞蹈隊的微信群里,她針對大家對舞蹈動作的疑惑在群里解答。到了現場教學時,她就跟廖蘊冬搭檔聯手教學。
“都是一些相對比較簡單的動作,耐心多教幾遍大家就會了!绷翁N冬笑著說。今年70歲的廖蘊冬是隊伍里的大姐大。她告訴記者,她在小區(qū)居住10年了,最近這幾年才開始跳舞!拔覀冃^(qū)的老年人比較多,空閑時間跳跳舞,既能豐富老年生活,又能鍛煉身體。”抱著這種心態(tài),她跟向艷平一拍即合,組建的舞蹈隊是越跳越龐大,到現在舞蹈隊成員已超50人。
說起這兩位舞蹈隊的“核心人物”,大家都交口稱贊。耐心、認真、和善……這是大家對他們的評價。在他們的帶領下,這支舞蹈隊也形成了很強的凝聚力。在舞蹈隊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洋溢著學習互助的氛圍。
“大姐們都很熱心、很熱情,對想加入隊伍一起學跳舞的人,都是來者不拒!毙^(qū)居民蔡發(fā)玲雖不是舞蹈隊的固定隊員,但也經常加入隊伍一起跳舞。因為短視頻拍得好,她常常用視頻記錄姐妹們跳舞的片段,并把視頻發(fā)到網絡平臺,大家看了都特別開心。從視頻里還能看到每個人的動作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激發(fā)大家學習的熱情,也能幫助大家提升舞蹈水平。有時候,蔡發(fā)玲還會跟大家分享拍短視頻的經驗。
“我們隊員之間、鄰里之間都很友好,氛圍很和諧。除了跳舞,大家私底下還會互相分享經驗,例如做美食、帶孩子等,大家在一起非常開心!绷翁N冬說。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駱國紅